新西兰有不少别具一格的蔬菜和水果,对于初来乍到的华人新移民来说,这些农产品既新奇又值得一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费约果(Feijoa)、树番茄(Tamarillo)和红薯(本地称“Kūmara”,库马拉)。它们各有独特的风味和用途。以下我们分别介绍这些特色农产品的产地和季节、购买渠道,并分享一些适合亚洲人口味的料理方法。
Feijoa:秋季满街飘香的费约果
费约果(Feijoa,又称凤梨番石榴)是新西兰秋季最受期待的水果之一,每年约4月进入丰产季,一直持续到6月左右。费约果原产于南美洲,在新西兰已广为种植,甚至被称为新西兰的“国民水果”之一。它外形呈椭圆青绿色,大小似鸡蛋,果肉芳香甜美,带有独特的花香和热带水果风味。在新西兰,费约果树常见于民居后院,一到收获时节产量极高,街头常能见到居民把多余的果实装在袋里免费送人,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产地与季节:费约果适宜生长在温和湿润的气候,新西兰北岛的吉斯本、霍克斯湾等地都有商业种植园。每年4月开始采收,5月是高峰期,到了7月基本就季节结束。由于果实成熟后极易碰伤、不耐储运,新西兰产的费约果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几乎不出口。这也造成了费约果在全球范围“比稀有水果还稀有”,许多在海外的Kiwi(新西兰人)每到产季都直呼想念。
购买渠道:在费约果季节,新西兰各大超市都会上架新鲜的费约果,但许多本地人更喜欢去周末的农夫市集或路边摊选购——价格实惠且更新鲜。如果碰巧结识种有费约果树的邻居或同事,没准还能免费得到他们分享的一桶桶成熟费约果。值得注意的是,费约果采下后最佳风味维持时间短,掉落地面时往往是成熟最佳状态,但室温下放几天内部就开始变褐软烂。因此,购买后要尽快食用或冷藏冷冻保存。
料理及食用方法:最地道的吃法是对半切开,用勺挖食,果肉多汁芳香,靠近果皮部分稍有筋络口感。不少华人初尝觉得它带有番石榴和凤梨的混合香气,又略带酸甜,非常独特。一些人可能觉得有股皂香,但爱它的人则形容为“世界上最好吃的水果”。如果直接生吃不习惯,费约果也非常适合加工入菜或制作饮品:例如将果肉打成果昔、添加到酸奶和沙拉中,或者像熬木瓜牛奶那样打成奶昔。新西兰人常用费约果制作果酱、果汁饮料、冰淇淋、蛋糕馅等,甚至酿成果酒或白兰地果味伏特加。您也可以尝试将费约果切丁和苹果一起熬煮成甜汤,类似中国的水果甜羹。此外,费约果还可以做酸辣酱(chutney)佐餐,搭配烤肉别有风味。对喜爱烘焙的家庭主妇而言,费约果派、费约果松糕也是值得一试的创意甜点。
Tamarillo:酸甜多汁的树番茄
树番茄(Tamarillo),又称树柿子或英译Tree Tomato,是另一种让新移民好奇的特色水果。它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在新西兰已成功商业种植,并大量出口。树番茄外形像小号的椭圆番茄,有红色、黄色等品种,其中黄色品种最甜、红色则偏酸。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人为拓展国际市场,特意将这种水果命名为“Tamarillo”(结合了“tomato”番茄、“amarillo”西班牙语中黄色,以及毛利语“tama”领导力的词根)以凸显其独特身份。如今,新西兰出产的树番茄以品质优良著称,是全球主要的供应国之一,不少果实经由奇异果的出口渠道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
产地与季节:树番茄喜欢温暖湿润、不霜冻的气候,新西兰北岛的亚热带地区最适合种植(如北地及贝奥丰蒂地区)。其生长迅速,种下两年即可结果,四年后进入高产期,一棵树寿命约12年。每年晚夏至初秋是树番茄的成熟季节,果实颜色从青绿转为亮红或金黄即可采摘。由于产量不算巨大,在新西兰本地超市并不算常见,一些大型超市可能偶尔有售,但更多时候需要去果蔬专卖店或周末市集碰碰运气。随着出口增多,本地市面供应有所减少,不过近年来也有农场开始开放邮购或网上订购,让消费者直接购买新鲜采摘的树番茄。
食用与料理:树番茄果皮薄但苦涩不宜食用,一般要像吃奇异果那样切半后用勺挖出果肉。它的口感酸中带甜,略有涩味,带有一点西番莲果(百香果)的风味,非常开胃。对于中国胃来说,可以尝试在水果沙拉里加入树番茄增添酸甜口感,或者拌少许蜂蜜直接生吃。如果觉得酸,可以像吃杨桃那样蘸糖或拌入酸奶。新西兰常见的用法还有熬酱和入菜:例如用树番茄与洋葱、红椒一起熬制辣味果酱(辣椒酱),类似亚洲菜里的酸甜酱,搭配烤肉或奶酪很受欢迎。您也可以用树番茄调制沙拉酱或烤鱼的酱汁,让菜肴兼具番茄的鲜和水果的香。另外,树番茄富含维生素和叶酸,营养价值高。不过由于其酸度较高,两岁以下幼儿不宜直接生吃,以免肠胃不适。总体而言,树番茄兼具水果的甜香和蔬菜的用途,是一种可以大胆尝试的新口味。
Kūmara:新西兰的红薯——甜蜜质朴的传统主食
提起新西兰的传统蔬菜,Kūmara(库马拉)当仁不让地上榜。实际上,Kūmara就是我们熟悉的甘薯/红薯(Sweet Potato),在新西兰拥有悠久的栽培史。早在毛利人抵达新西兰之初,他们就从远方的故乡Hawaiki带来了红薯的种苗,将其视作主要粮食作物世代种植。如今,库马拉已经成为新西兰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不论超市、菜市场还是餐厅菜单,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产地与品种:新西兰的库马拉主要生长在暖湿的北岛北部,尤其是奥克兰以北的旺阿雷及Kaipara地区。达格维尔(Dargaville)小镇被誉为“新西兰红薯之都”,全国约95%的库马拉产自其周边肥沃的河谷冲积平原。那里温暖的气候和黏土浅土层非常适合红薯生长,可使红薯长得外形好、品质优。新西兰常见库马拉有红皮白肉(Owairaka Red,是传统品种,外红内奶白,质地紧实略粉)、金皮橙肉(Toka Toka Gold,肉质松软香甜)以及橙皮橙肉(Beauregard,一种从北美引进的橙甘薯,甜软多汁)等。近年来还有紫色品种出现。库马拉一年四季都可买到,秋季是主要收获季节。由于易于贮藏,在气温凉爽干燥的条件下能保存数月不坏,因此供应相对稳定。
购买渠道:各大连锁超市(如Countdown、New World)全年都有包装好的库马拉销售,按照品种和产地分类标价。每公斤价格随季节浮动,一般红皮的最常见也相对便宜。喜欢尝鲜的朋友可以留意农贸市场上是否有特色品种(如紫心红薯)。在达格维尔公路旁,经常能看到路边摊直接从产地农场售卖新鲜采挖的库马拉,价廉物美。如果一次买多了食用不完,红薯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可放好几周,甜度还会有所提升。
料理与口味:对于华人来说,库马拉再熟悉不过——烤红薯、拔丝地瓜、红薯糖水都是家常传统。新西兰的库马拉完全可以用来烹制这些熟悉的美食。红皮库马拉由于肉质粉糯,特别适合烤制或蒸食;将整颗洗净的红薯放入烤箱烘烤,出来就是香气四溢的烤红薯,比国内的小红薯更绵软可口。金皮或橙肉库马拉口感湿润甜软,可切块用于煲汤煮粥,比如煮一锅红薯小米粥、红薯银耳糖水,在冬日里十分暖胃。新西兰人则喜欢把库马拉当配菜,最经典做法是烤箱烘烤库马拉块:和土豆、南瓜一起烤,外皮微焦里面香甜,是烤肉盘中的完美配角;或者做成库马拉泥,类似西式土豆泥。还有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库马拉薯条,即将红薯切粗条油炸或空气炸,外脆里软、甜咸交织,比普通薯条多了一份自然甜味。在家您也可以尝试将库马拉切片炒制或做成天妇罗。由于库马拉甜度高、营养丰富(富含β胡萝卜素和纤维),无论中式还是西式吃法,都深受老人和孩子的喜爱。可以说,库马拉这种质朴的甜薯不仅填补了乡愁,也为新西兰的餐桌增添了甜蜜的滋味。
以上这些蔬果只是冰山一角,新西兰还有奇异果(猕猴桃)、牛油果(Avocado)、菠萝莓(Pineberry)等颇具特色的农产品。对于华人新移民来说,不妨走出舒适圈,去当地的农夫市集转转,亲自挑选当季最新鲜的本地食材。融入当地饮食,从品味新西兰的特色蔬菜水果开始,既能尝鲜解馋,又能获得实用的健康营养,一举两得!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