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人历史

新西兰的华人历史始于19世纪中叶。首位被记录的华人移民是Appo Hocton(黄鹤庭),他于1842年逃离劳工船到达尼尔森。真正大规模的华人移民浪潮始于1860年代奥塔哥淘金热期间。1866年,第一批华人矿工从澳大利亚抵达奥塔哥省。1870年后,更有大量华工直接从中国乘船来新西兰淘金,主要来自广东省。这一时期,何阿美、徐肇开父子等华商积极组织同乡赴新西兰淘金,为华工提供船费和装备。到19世纪末,新西兰华人主要从事采矿、园艺、杂货铺等行业,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新西兰开始实施排华政策。1881年《华人移民法案》规定每10吨船只只准入境1名华人,并收取10英镑的人头税。1896年人头税提高至100英镑。这些限制一直持续到1940年代中期——1944年新西兰正式取消了对华人征收的人头税。此外,华人也曾于1908年至1952年间被禁止入籍。这段时期的立法反映了新西兰社会对华人的歧视态度,但也导致了华人社区内部的团结和自助。

二战期间和战后,情况有所缓和。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新西兰华侨为躲避战火,向政府请愿接收华侨妇女儿童难民,新西兰政府出于人道考虑同意并接纳了数百名难民。1940年代末开始,华人在社会中的歧视明显减少,市场上许多蔬菜由华人种植者提供,支援了抗战和战后重建。到1987年,新西兰通过了新的《移民法》,废除所有种族歧视条款,这开启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华人移民浪潮——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高学历和投资移民纷纷申请来新西兰定居。

总体而言,过去150多年里新西兰一直吸引华人移民,无论是淘金、避难还是投资移民。他们在农业(如园艺种植)、贸易、餐饮、教育等方面不断扩大影响力。截止2018年,新西兰约有25万华人,使华人成为新西兰文化多样性和经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涌现出许多侨领和民间组织,如何阿美、徐肇开、汪丰、余职慎等,他们在早期移民组织与维权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生活编辑 Luc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