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森首访中国,称新中关系“成熟但复杂”,驳斥前政要批评

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Christopher Luxon)今晨启程访问中国,开启其自2023年11月上任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在出发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卢克森强调在全球局势动荡、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新西兰必须继续采取“冷静、慎重”的应对策略,以维护国家利益。

前政要呼吁“软化立场”,卢克森坚称须“直面分歧”

卢克森此行将访问上海与北京三天,计划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进行会谈。他将率领由28名新西兰企业家、媒体记者和一支屡获殊荣的毛利表演团组成的代表团出访。

近期,包括海伦·克拉克(Helen Clark)、杰弗里·帕尔默爵士(Sir Geoffrey Palmer)、大卫·卡特爵士(Sir David Carter)在内的多位前政要联名致信,呼吁政府“避免不必要对抗”,警告目前对华关系已岌岌可危。但卢克森回应称:“别再听太多过去的政治人物了,关键是当下谁在战场上。” 他强调将继续本着“成熟、可预测”的方式处理纽中关系,“我们在有分歧时会公开也会私下表达,并始终如一”。

学者:关系“脆弱但必要审慎”

政治学者、坎特伯雷大学教授安妮-玛丽·布雷迪(Anne-Marie Brady)**指出,中新关系目前“相当脆弱”,但支持政府审慎应对:“这是种独立自主、兼顾经济与安全利益的路线。”她强调,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对新西兰的网络攻击、间谍行为等威胁不容忽视。

而**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杰森·杨(Jason Young)也表示,当前双边关系“比过去更加紧张”。

政府政策变化引发争议

自2018年以来,新西兰国家安全机构多次点名中国在网络攻击、间谍行为方面的活动。2023年外交部战略评估报告更指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迅速增强,构成地区战略格局变动。

近来政府与美国关系更加密切,防长朱迪思·柯林斯(Judith Collins)宣布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翻倍,并指出中国军事发展“快速且不透明”。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Winston Peters)近期在法国-太平洋峰会中警告区域内存在“外部胁迫力量”。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则持续对新西兰政府相关声明与做法提出公开抗议,否认一切不当行为。

外交与经济并重,寻求贸易机会与对话空间

尽管两国存在分歧,卢克森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在食品饮料、教育和旅游领域。他指出中国5亿中产阶层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将是新西兰的巨大机遇,“我们希望继续扩大这一市场份额”。

前驻华大使、现任新西兰中国理事会主席约翰·麦金农(John McKinnon)也表示,纽中经济关系“运作良好”,但需要坦诚面对双方不认同的议题。

为促进旅游发展,政府在出访前宣布将对从澳大利亚入境的中国护照持有人试行免签措施,但未放宽全面免签政策。

下站欧洲出席北约峰会

卢克森将在中国停留三天后前往欧洲,参加即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


简评:卢克森此访既是对国内质疑的回应,也旨在平衡中美竞争中的战略自主。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之际,如何维持对华稳定贸易关系,同时坚守国家安全底线,是新西兰当前对外政策的最大挑战之一。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支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和创作者!请打赏一杯咖啡给他们(注明栏目或文章题目),或支持我们每月的服务器费用,非常感谢!
订阅我们,Paypal每月赞助5纽币:
http://bit.ly/47fUC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