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年头最魔幻的官场现形记,南京这起”拆迁房连环骗”绝对能写进《诈骗教科书》。浦口区江浦街道环保科原副科长陈某,愣是靠着伪造的公章和拆迁协议,把360个家庭的安居梦变成了价值4.28亿的空中楼阁。

“副科长的生财之道:从拆迁补偿到资金黑洞”
2015年夏天,陈某盯上了拆迁补偿协议这个”生财利器”。他找来江苏天禄梦科技集团老板张某刚,两人一拍即合:陈某负责伪造《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和公章,张某刚负责拉客源,每套房子陈某抽40万,剩下的归张某刚。
您可能想不到,这些假协议做得比真的还真。陈某在拆迁办浸淫多年,对正规协议的版式、公章位置了如指掌。他找人在真协议上描摹公章,连编号都做到以假乱真。更绝的是,他们还搞了个”预存款协议”,美其名曰”锁定房源”。

“骗局维持术:用新谎圆旧谎的击鼓传花”
2017年,第一批房子该交付了,可陈某早就把骗来的钱投进了虚拟币和健身房。走投无路之际,他想出个”神操作”:高价回购已售房源。有个叫何某的买家,200万买了他三套房,陈某硬是花400万买了回来。
这波”亏本买卖”背后是精密算计:只要骗局不倒,回购款就能用新客户的钱填上。他们还租了上百套房”虚假交付”,甚至雇人冒充领导签字。张某刚带客户看房时总说:”领导怕你们不信任,不信任就别买了。”这话术,比传销还洗脑。

“受害者画像:从精明商人到退休教师”
蒋鹏是这场骗局的”末班车乘客”。2021年,他卖了老房子花120万买了套”安置房”,装修又砸进去10多万。直到警方找上门,他才知道房子是陈某租来的。更惨的是那些买了多套房的,有个温州老板一口气入了6套,直接损失700多万。
判决书显示,360名受害者里不乏高知群体。有大学教授、银行职员,甚至还有律师。他们大多栽在”内部房源”这个诱饵上——陈某的副科长身份,加上伪造的政府文件,比任何推销话术都管用。
争议漩涡:当公信力成为诈骗道具
这事最魔幻的还不是骗局本身,而是网友们的”事后诸葛亮”。有人骂受害者”贪小便宜”,有人嘲政府”监管失明”,更有人抛出灵魂拷问:在官本位思维根深蒂固的当下,我们究竟在迷信什么?
法律专家指出,这种”身份诈骗”折射出更深层的问题:当公权力成为背书工具,当政府文件沦为诈骗道具,再严厉的刑罚也难治本。就像陈某在法庭上说的:”他们信的不是协议,是我这身皮。”
“当副科长变成影帝,我们该反思的不仅是防骗意识”
现在江浦街道办门口还贴着拆迁公告,可老百姓心里都绷着根弦:这红头文件,到底是真政策还是新骗局?这话听着像段子,细想全是辛酸。
当”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当公职人员沦为诈骗帮凶,或许我们该反思的,不止是某个副科长的道德血液。毕竟,谁也不想在憧憬新家时,捧着的不是房产证,而是一纸诈骗判决书。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欢迎阅读新西兰全搜索中国新闻,我们为您带来最新的中国新闻,让您时刻紧跟中国的动态与发展。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