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从“小米手机”到“GD台下”:习近平在韩国APEC峰会的三个镜头

2025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在韩国首尔登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访问,不仅是中韩关系的重要节点,也因一系列意外而颇具“话题性”——从赠送“小米手机”、到台下观赏GD表演、再到举杯品尝韩国米酒,每个瞬间都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


一、赠“小米手机”:科技外交的轻松一幕

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会晤中,习近平向其赠送了一部中国品牌“小米手机”作为纪念礼物。现场气氛轻松,双方笑声不断。

当被问到“通信安全如何”时,习近平笑答:“看看有没有后门。”一句幽默回应引起现场一阵笑声,但也被媒体解读为“外交式自嘲”——既彰显了中方对国产科技的自信,也映射出国际社会对中国产品安全议题的敏感。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科技礼物外交”体现出中方希望以民用品牌为桥梁,拉近与韩国的经济及民间关系,同时传递出“中国产品值得信任”的信号。


二、GD登台、习近平“台下认真看”:文化软实力的微妙交流

晚宴环节,韩国艺人G-Dragon(GD)登台表演。据韩媒拍摄的视频显示,习近平与李在明并肩坐在台下,神情专注地观看演出。

这一画面迅速登上中韩两国社交媒体热搜,有网友调侃称“习近平认真看GD,是两国文化交流最具象的时刻”。

国际评论认为,这种“非正式场合的文化互动”,虽属外交日程的花絮,却往往比正式会谈更能传递温度。中韩关系近年来因地缘与经贸摩擦而趋于紧张,而此番在文化层面的“同频互动”,或有助于缓解部分民间观感。


三、举杯米酒:表情背后的外交微妙

另一段流传的视频中,习近平在宴会上举杯品尝韩国传统米酒马格利酒(Makgeolli)。镜头捕捉到他略显惊讶的表情,引发网友热议。

部分韩国媒体以轻松语调报道称,或许是这款酒酸甜微泡、口感特殊,让外国元首“微露不解”;也有评论认为,这个瞬间恰好象征着中韩关系的复杂滋味——酸中带甜,气泡难稳,却又不得不一饮而尽。


四、外交舞台上的“人性镜头”

无论是“小米手机”的玩笑、GD演出的掌声,还是一杯米酒的表情,这三个镜头共同描绘出一场外交会议中少见的“人性侧写”。

它们展现的不是政策宣言,而是领导人之间的“温度”:科技、文化、美食,在这一系列轻松交流中,成为两国关系微妙转圜的象征。

在全球政经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习近平此次韩国之行或许并非外交突破的转折点,但至少提供了一个信号——中韩关系仍有沟通的温度,仍在“笑声与米酒之间”,寻找新的平衡。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支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和创作者!请打赏一杯咖啡给他们(注明栏目或文章题目),或支持我们每月的服务器费用,非常感谢!
订阅我们,Paypal每月赞助5纽币:
http://bit.ly/47fUCPS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发表评论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