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在参观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时,因地面格栅板突然脱落,不幸集体坠入浮选槽,经抢救无效,全部溺亡。另有1名带队老师受伤。
事故引发广泛社会关注。7月24日,中金黄金(600489.SH)股价开盘即大幅跳水,盘中一度下跌7.74%,截至午盘仍下跌超5%。投资者担忧企业将面临重大安全问责及声誉冲击。
学生坠入浮选槽 “像掉进泥石流”
据新华社通报,事故发生在7月23日10时20分左右,地点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浮选车间。公司方面通报称,6名学生在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站在格栅板上,因设备结构突然脱落,全部跌入下方浮选槽。
“里面是矿浆,类似泥石流,人掉进去根本动不了。”一位同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在接受南都湾财社采访时表示,事发槽体深度达十几米,浮选槽内并非清水,而是用于分选矿石的浓稠矿浆,“一旦跌落进去,极其危险。”
这名学生称,事故中的遇难者是其直系学长,“他们是大三本科生。”他回忆,此前自己也曾到该厂实习,通常浮选区平时仅有二三十名工作人员,但实习期间学生与老师人数往往远超工人,“如果7个人一起站在格栅板上,板子可能承受不住。”
另一名学生称,受伤老师是其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创)指导教师,“刚工作两年,对学生特别好。”事故发生后,学校师生均陷入沉痛悲痛之中。
公司致歉称“高度重视”,董秘办回应:等现场指挥部反馈
事发后,中金黄金于7月24日早间发布情况说明公告,向遇难者家属致以诚挚慰问,并对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公司表示,已启动应急预案,公司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按程序上报相关政府部门。目前,相关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中金黄金董秘办,工作人员回应称:“请以公司公告为准,目前我们还在等待事故现场指挥部的信息反馈。”
该矿业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资料显示,其浮选车间曾于今年2月25日发文称“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2024年实现“零事故”目标,并完成多项平台改造与格筛板更换工作,称已“消除现场安全隐患”。然而此次事故发生地点正是浮选车间,事故导因正是格栅板脱落,安全管理形同虚设。
涉事子公司业绩下滑 安全治理能力受质疑
财报数据显示,涉事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5%至59.1亿元,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微降0.24%。公司采矿权有效期截至2028年9月,主要矿种为钼和铜。
其公众号还于7月11日发布信息称,企业召开半年安全工作会议,强调“发展和安全统一推进”“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如今事故的发生打破了这一“零事故”人设。
股价大跌 投资者信心受挫
事故发生后,市场迅速作出反应。中金黄金24日开盘即大跌4.91%,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7.74%。截至午间收盘,跌幅仍超5%,市值蒸发逾55亿元人民币。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公司在公告中态度诚恳,但由于事故发生于高校学生实习期间,舆论关注度高,加之企业此前多次公开宣称“安全无事故”,公众愤怒与信任危机叠加,短期内对股价构成巨大负面冲击。
此外,业内预计后续企业将面临多项政府调查、监管审查以及善后赔偿压力,甚至可能波及其行业资质与项目审批。
善后与追责仍在推进中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属地党委政府、东北大学及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已联合成立工作组,展开善后处理和事故原因调查。
事故暴露出企业在高风险生产环境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漏洞。多名专家建议,应对浮选槽等高危设备实施更严格的承重规范与人员限制机制,避免“实习式管理”沦为“失控式参观”。
结语
这起本不该发生的悲剧,令人痛心。6名本应朝气蓬勃、满怀梦想的年轻生命,在一次实地学习中永远离开了校园,也敲响了我国矿业企业实训接待制度的安全警钟。
“安全第一”绝不能沦为宣传口号。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企业责任、政府监管、校企合作都需共同面对一个现实而严肃的问题——如何守护每一位年轻生命的安全底线。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欢迎阅读新西兰全搜索中国新闻,我们为您带来最新的中国新闻,让您时刻紧跟中国的动态与发展。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