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延迟承认巴勒斯坦建国,卢克森:为独立立场“感到自豪”

新西兰政府在本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当前不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但重申对“两国方案”的长期承诺,并称“何时而非是否”才是问题焦点。

政府立场
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表示,新西兰既不“亲巴”也不“亲以”,而是“亲和平”,并称许多民众对此议题有强烈观点,但政府选择依据独立判断作出决定,“可以为此感到自豪”。他强调,在加沙由哈马斯掌控的情况下,立即承认国家地位不具可行性,新西兰将持续推动局势降温与外交谈判。

政策要点

  • 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确认,新西兰目前不承认巴勒斯坦国家,但将继续支持两国方案与人道救援。
  • 政府强调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能力建设”与治理支持,包括强化机构与治权,以为未来合法、可行的国家架构铺路。
  • 新西兰将继续敦促以色列停止削弱两国方案前景的行动(如非法定居点),并呼吁哈马斯无条件释放人质、解散并解除武装,同时要求所有尚未放弃暴力的巴勒斯坦领导人明确弃绝暴力。

总理发言要点
卢克森称,“无论是否承认巴勒斯坦,首要任务都是止战。”他重申新西兰长期支持两国方案,当前重点是推动停火、加强人道援助、恢复谈判。他并称政府近期已就中东相关国际声明与多方合作,目标是促成更具建设性的局面。

国内外反应

  • 倡议组织“Aotearoa for Palestine”发言人Heba Mortaja表示不意外且失望,认为承认巴勒斯坦是支持民族自决,并非“奖励哈马斯”,且西岸并不由哈马斯控制。
  • 以色列驻新西兰大使阿隆·罗斯欢迎新西兰延后承认的决定,称这传递出“暴力与恐怖不会被奖励”的信号,并呼吁优先解救仍在加沙地道中的以色列人质。
  • 奥塔哥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帕特曼对新西兰未与英、澳、加等伙伴一致感到意外,质疑延后是否有助于改善建国前景,并担忧新西兰国际形象受损。
  • 副总理大卫·西摩则称延后承认是“理性之举”,认为关键在于中东各方改善现实条件,以免被解读为对“恶劣行为”的奖赏。

背景与数据

  • 多个本地与国际机构的分析指出,加沙死亡人数可能高于已确认数字,估计约为6.8万,且被广泛认为过半为妇女与儿童;政府方也对相关统计准确性持谨慎态度。
  •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造成近1200人死亡,多为平民;此后冲突升级并引发长期人道危机。
  • 新西兰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政府强调未来将视“更利于和平与谈判的条件”而定。

展望
政府表示将持续推动停火、人道准入与外交谈判,聚焦建设有治理能力、具合法性的巴勒斯坦政治与行政架构,并敦促以色列停止破坏两国方案的政策与行动。在“何时承认”的问题上,政府称将继续基于独立评估与国际局势变化作出判断。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支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和创作者!请打赏一杯咖啡给他们(注明栏目或文章题目),或支持我们每月的服务器费用,非常感谢!
订阅我们,Paypal每月赞助5纽币:
http://bit.ly/47fUCPS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发表评论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