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北岛为什么没有架桥或海底隧道连接?

地理与技术挑战: 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被库克海峡分隔,海峡最窄处约22公里,但建桥或挖隧道在技术上面临巨大挑战。首先,海峡水深极大 – 海峡中央有一道海沟,水深超过220米。相比之下,世界上已建的超长跨海大桥大多水深很浅,桥墩可以相对容易地沉入海床。如果在库克海峡架桥,需要桥墩高度相当于数座奥克兰天空塔叠加才能从海底支撑桥面,工程几乎不可行。即使考虑新兴概念如浮桥(浮式锚定桥),目前尚无成功先例可参考。其次,海峡跨度宽、气象恶劣。实际可行的跨越点如惠灵顿西海岸的特拉维蒂角至南岛皮克顿附近,直线距离约30公里。桥梁在如此距离上需要多跨连续衔接,且要经受住“狂风之都”惠灵顿的飓风和海上的巨浪冲击。库克海峡两岸群山环绕,地形极为崎岖,公路和铁路要接入假想的跨海大桥/隧道,得在两侧各开辟约15~20公里的高难度山地线路。北岛惠灵顿一侧和南岛马尔堡一侧目前都只有蜿蜒山路通向海岸,修建联络线需大量桥隧工程。更关键的是,新西兰所处地区地质结构活跃,地震风险高企。库克海峡正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澳洲板块碰撞带上,1904年就有8.2级大地震沿海峡两岸断层发生,2013年和2016年也发生过6-7级强震影响该区域。在地震多发带建跨海大桥,桥墩和桥面结构须承受巨大水平剪力,不确定性极高;修海底隧道则需穿越断层和不稳定地层,一旦遇强震,隧道抗灾是巨大挑战。综上,库克海峡的极深海水、超强洋流(潮流速度>2米/秒)、狂风巨浪以及频繁地震,使得传统桥梁方案“几乎不可能”。而隧道方案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也要成为世界上最长最深的海底隧道之一,技术和安全难度可想而知。

经济成本与效益分析: 即便克服技术难关,建设跨海固定通道的经济可行性也严重存疑。根据专家估算,一条连接南北岛的铁路海底隧道,全长可能达到3037公里(含引道约65公里),其造价可能高达400~500亿纽元(约合10%的新西兰年GDP)。有分析指出,这样庞大的投资对只有500万人口的新西兰来说“几乎无法承担”,每年光利息就要20亿纽元。若依靠举债修建,还可能危及财政主权。相比之下,目前南北两岛之间的交通方式是轮渡和航空,虽然有时受天气影响,但总体运力能够满足需求。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次乘坐渡轮过海峡。渡轮航程约34小时,还可载运大量车辆,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方案。如果兴建隧道或桥,收费可能昂贵且需长期运营维护。按照2018年媒体采访推算,即使投入巨资,4年交通基础设施预算的一半可能连隧道一头都挖不到水下。而新西兰还有许多其他迫切的交通和基础建设项目需要资金,优先投入这样一个投资回报不明的超级工程并不明智。社会效益方面,一条固定通道确实能缩短旅行时间:预计驾车经隧道从惠灵顿到皮克顿约40分钟,比渡轮快很多。这对物流运输和旅客出行有吸引力。然而,新西兰南岛人口仅占全国约25%,两岛经济联系虽重要,但并不像跨海峡两岸皆是人口稠密都会区那样有庞大通勤需求。有人形容:“让全国人民埋单修一条每天可能只有几千辆车通行的跨海大桥,其成本难以回收”。Infrastructure NZ的负责人在接受电视采访时也表示,没有足够的商业论证支持建桥或隧道的合理性。另外,考虑环境影响,大规模施工对海洋生态和景观的破坏也需评估。因此,在成本高企受益有限的情况下,修建南北岛固定连接并非当务之急。相反,更现实的是提升现有轮渡服务和港口设施,提高准点率和运力,这些投入资金远小于修桥隧,但收益立竿见影。

历史提议与官方态度: 修建南北岛连接并非新奇想法,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有人设想过。上一次有高层人物认真提出这个主意,要追溯到1904年,当时绰号“老国王”(King Dick)的新西兰总理理查德·塞登曾谈及跨海峡连接的愿景。但20世纪里没有任何具体计划成形。过去百年间,没有严肃的官方可行性研究证实桥或隧道方案可行,新西兰交通局(NZTA)发言人也曾公开表示“从未真正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每当渡轮出事故或天气导致长时间停航时,民间都会再度热议“要不要造座桥”的话题。2018年初,某媒体的一篇报道描绘了库克海峡大桥/隧道的可能,引发一些政客和公众讨论。时任交通部长菲尔·特怀福德回应称,海底的断层活动恐怕使这一想法难上加难。坎特伯雷大学的工程教授则直言“桥梁不可能”,Stuff新闻的记者于是转而探讨隧道可能性。该报道估算隧道耗资约$380亿纽元,但被NZTA官员质疑计算依据不当。最终,该话题被主流专家和媒体定调为“雄心有余、现实不足”的桥段。近年,也有私人方面的大胆猜想,例如有人提议引入海外投资建设收费隧道,或者利用新技术建造浮桥等。但这些都停留在想象,没有进入政府议程。2023年新西兰政府发布的未来基础设施战略中,重点仍放在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和区域公路安全,并无南北跨海工程的只字片语。可以说,官方态度是理性谨慎的:在目前条件下,南北岛不论桥梁还是隧道都“不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

轮渡与航空的替代方案: 目前连接两岛的纽带主要是库克海峡轮渡(运营公司有Interislander和Bluebridge)和航空航班。轮渡每天有多班对开,载客同时运送小汽车、货车和火车车厢,是南北岛货物流通的重要渠道。虽然偶有老旧渡轮机械故障或恶劣天气停航,但新西兰政府正在投入资金更新船队、升级惠灵顿和皮克顿港口,以提升渡轮系统的可靠性。另一个便捷方式是乘坐飞机:惠灵顿至南岛多个城市(如布伦海姆、尼尔森、基督城等)都有航班,飞行时间短(20~30分钟),票价对个人旅客也较为亲民。对于许多南北岛通勤者来说,“飞过去”比“开过去”更加现实。此外,未来随着气候压力和技术进步,也可能探索电动渡轮高速客运艇等新型交通工具,以低碳高效方式服务两岛往来。因此,在可见的将来,新西兰会继续依赖改进海空运输来连接南北岛,而不是投入天文数字去修建一条前景不明的跨海通道。

结论: 南北岛不架桥不开隧道,并非因为新西兰不想便利,而是囿于自然条件苛刻、技术风险高和经济账不划算。狂暴的库克海峡被视为大自然赐予新西兰的天然屏障,它也提醒着人们有些工程奇迹并非Anywhere都能复制。正如媒体调侃的那样:“建座桥?不如先享受一下风浪中的派(馅饼)吧!”——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改进现有交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西兰官方无意推动这样一个世纪工程。这一态度自1904年以来未有根本改变,除了百年前的遐想和近年的茶余话题,库克海峡仍将继续由渡轮和飞机来守护两岛的联系

参考资料:

  1. Greater Auckland 都市规划博客 – 《是否应建造跨越库克海峡的桥梁或隧道?》(2024)greaterauckland.org.nzgreaterauckland.org.nz
  2. RNZ 国家电台 – 《关于“跨海大桥”突然成为新闻的冷思考》(2018)rnz.co.nzrnz.co.nz
  3. SCMP 南华早报 – 《为什么新西兰不会修建连接主岛的隧道?》(2025)scmp.comscmp.com
  4. NZ Herald 新西兰先驱报 – 《专家估算库克海峡隧道耗资及风险》 引述(2025)greaterauckland.org.nzgreaterauckland.org.nz
  5. 新西兰交通局(NZTA)发言人引述 – 《从未有正式可行性研究证明跨海峡隧道有必要》(Stuff新闻,2018)rnz.co.nzrnz.co.nz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生活编辑 Luciana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