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丢掉自己主业?微软必应超过百度成为中国第一大桌面搜索引擎,这绝非偶然

2025年,一场关于搜索引擎的权力转移正悄然发生——曾经在中国“默默无闻”的微软必应,如今已跃升为中国桌面搜索市场的绝对霸主,甚至在全球层面超越美国,成为必应访问量最大的市场。

根据数据监测机构Statcounter发布的最新报告,2025年6月,微软必应在中国桌面搜索引擎市场份额达40.23%,连续12个月位列第一。Statista数据显示,早在今年3月,中国对必应的流量贡献已达全球的28.25%,超过美国,首次登顶全球第一大市场。

这一成绩并非偶然,而是AI技术升级、本地化创新、微软生态协同和中国市场需求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应的“AI逆袭”路径

必应的爆发始于2023年微软的“新必应”(New Bing)战略。当年2月,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宣布,必应将全面整合OpenAI的GPT-4模型,构建AI驱动的Copilot系统,掀起搜索行业的范式转移。

不再局限于关键词匹配,Copilot能理解用户意图,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直接生成答案、建议甚至创作内容。半年内,全球对话量突破10亿人次。AI时代下,“搜索”不再是找答案,而成为一个创造过程。

微软还将Copilot能力深度融入Microsoft 365、Edge浏览器和Windows 11,形成覆盖个人、办公和企业全场景的智能生态闭环,极大提高了必应的使用频次与用户粘性。


中国市场的“独特变量”:企业数字化+本地创新

必应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本地化的深耕与精准定位。

首先,微软围绕搜索行为构建了类似“搜索积分经济体”的激励机制——Bing Rewards,用户可通过搜索行为积累积分兑换电商商品,在盒马、天猫等平台使用,这种“以奖励换习惯”的策略尤其吸引对搜索效率敏感的年轻职场人群。

其次,必应中国不仅提供全球信息的英文搜索能力,也持续优化中文搜索体验,保持界面简洁、广告克制、算法精准,还推出天气、热点事件、高考等专题服务。本地团队开发的天气AI模型甚至连续两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最准”。

更重要的是,必应成功绑定企业生产力场景。自2023年起,必应搜索与Bing Chat Enterprise深度集成进Microsoft 365系统,覆盖中国庞大的Office用户群。特别在桌面端,随着企业升级Windows 11,必应正逐渐成为默认搜索入口。


商业化爆发:必应广告收入年增59%

AI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重塑了广告逻辑。传统搜索广告依赖关键词触发,而Copilot能在多轮对话中捕捉用户偏好、预算与意图,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广告投放。

数据显示,与传统广告相比,基于Copilot的多媒体广告点击成本下降44%,响应式广告点击成本下降25%。这推动了微软广告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3月,广告收入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9%,必应是其中最核心的引擎。

微软也迅速将这一模式本地化落地,2024年起,微软广告中国区向中小企业全面开放,帮助中国商家用AI触达海外市场。短短四年,微软中国广告营收增长40倍,成为微软广告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


生态战争初启,传统巨头地位动摇

必应的强势崛起,不只是搜索引擎的突围,更是AI生态系统竞争的缩影。

曾经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的谷歌,也在今年5月推出Gemini 2.0驱动的AI Mode,转向对话式搜索,但“十个蓝色链接”的时代终将过去。SEO正被“GEO”(生成引擎优化)所取代,传统网站流量雪崩式下跌,创作者陷入流量焦虑。

而微软则选择构建一个“开发者友好”的AI生态,通过Copilot API和开发工具,鼓励中国企业构建定制化AI助手,拓展场景如智能客服、营销自动化、数据分析等,深化To B市场。


风险与前景:移动端待突破,内容合规仍挑战

当然,必应在中国的成功也面临隐忧。其主要战场仍在PC端,移动端尚未实现突破。同时,在中国本土运营,内容合规与数据政策需长期应对。

但不可否认的是,必应已在中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本地数字生态系统。凭借微软生态支持、AI技术驱动与本地化创新,必应正稳步迈入增长快车道。

中国成为必应全球第一大市场,并非短暂偶然,而是AI驱动、生态协同与用户迁移的深度成果。未来,随着技术进化和本地创新不断深化,必应中国或将成为微软全球增长的新引擎。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欢迎阅读新西兰全搜索中国新闻,我们为您带来最新的中国新闻,让您时刻紧跟中国的动态与发展。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