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C的值班室与8个月的拖欠工资,青岛大学宿管大爷中暑身亡背后的沉默与真相

他住在没有空调的值班室,靠风扇给流浪猫降温,却没能给自己多换一口凉气;他穿的是毕业生留下的旧衣服,却始终守着学生的宿舍门口,直到倒下。

2025年7月6日,一位滢园宿舍的宿管大爷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值班时被发现昏迷,送医后不治身亡。尽管事件迅速在网上引发巨大关注,但校方至今没有公开致歉或说明死因。这场“看起来只是中暑”的悲剧,却牵扯出一个令人难堪的现实:谁来为底层守门人撑起一片阴凉?


🌡️“他住在43°C的小屋里,还要为流浪猫安风扇”

在一张广为流传的学生拍摄照片中,这位宿管大爷的值班室室温高达43.2°C——比青岛当日气温更高,也比生理极限更近。

小屋狭小不通风,没有空调,仅靠一台电风扇运转。他不但为自己扛高温,还为门外的小猫准备了三台小风扇——这是他收养的几只流浪猫。有人说,他省吃俭用地买挂面糊口,却愿意掏钱给生病的小猫看病。

这样一个人,最终倒在了最平凡的岗位上。


🧾8个月工资未发、靠捡毕业生旧衣生存:这不是温情,这是剥削

据多位学生披露,大爷曾向人透露自己已经8个月没领到工资。不住学校宿舍、不进学校食堂,靠自己在宿舍小锅煮面条度日。他身上的衣服与鞋子,大多是学生毕业后留下的。

“他就那样活着,像一根旧扫帚。没人关心他在不在,除非他突然不见了。”

当他终于倒下时,才被人意识到——原来这个守门人,一直默默地支撑着整栋楼的秩序与安全。


🧊热死人之后才装空调:道歉没来,预算倒是批了

青岛大学至今未正式发布任何通报或致哀声明。但据后勤与招办工作人员陆续回应,宿舍空调项目“暑假期间已中标,将统一安装”。

这则迟来的“基础建设公告”,引发学生集体愤怒:

“我们不是因为他死了才需要空调,而是我们早就该有。”
“你们装了空调,可他连阴凉的墓碑都还没有。”


🧍‍♂️大爷不是“青岛大学人”?那他为谁死在了岗位上?

更让人困惑的是,校方多位工作人员在回应媒体时表示:“宿管是外包的,不归后勤、也不归学生处,属物业公司负责。”

这意味着:这位守着学校宿舍、守着学生的“老青大人”——在制度中却是个“边缘人”。

他不是教职工,没有工号,不被统计入人事表,却要负责整栋楼的安全、清洁、秩序。

当他死了,没有一个部门愿意为他站出来说句话。


📵媒体追问接连被挂电话,真相在沉默中失声

大风新闻记者致电青岛大学多个部门,几乎所有部门要么挂断电话,要么“推给别处”:

  • 后勤处:不管这事。
  • 招生办:不了解。
  • 学工部:一听完问题就挂断。
  • 校医院:没人送来,我们不知道。
  • 安全管理处:他们在处理,今天刚发生,不便透露。

这是一场沉默的合唱,而在沉默中心,是一具已经凉透的身体。


😡学生、网友哀悼:“这不是中暑,这是被热死在体制盲区里”

“中暑”的定义,是一种突发疾病;但如果一位老人在43°C的房间里工作、长时间无休、无工资、无冷气,那么这不是自然灾害,而是管理灾难。

“如果宿舍早就有空调、工资按时发放、值班室有人巡查,他今天还活着。”

一位学生写下最戳心的一句话:
“他没有工资、没有空调、没有道别——可他每天都对我们笑。”


📢写在最后:别让大爷的命,成为一阵热浪中的尘埃

一条命,换来了装空调的通知,却换不来一句正式道歉。

他死在无风的小屋里,死在被分包外包外包外包的责任链末端,死在一座百年学府里最无人问津的角落。

我们无法得知他临终前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是否意识到自己只是又一个“沉默的数据”,可我们可以为他喊一句迟来的话:

“这位宿管大爷,不是你们的临时工,他是一个人。”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