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中国8月CPI同比下降0.4%,PPI同比下降2.9%并已连续34个月为负,消费与企业利润承压迹象加剧。对外贸易方面,8月出口增速放缓至4.4%,对美出口大幅下滑,但对非洲、东盟与欧盟出口保持增长,经济结构转向与外部保护主义风险并存。
关键信息
- 星巴克在华市占据称自2019年的34%降至14%,消费趋向性价比更高的本土咖啡品牌,市场传出其考虑出售在华多数股权。
- 8月CPI同比-0.4%再入负区间,8月PPI同比-2.9%为连续第34个月负增长,显示终端与生产端价格同步承压。
- 8月出口增速由7月的7.2%放慢至4.4%,进口由4.1%放缓至1.3%,为今年以来较低水平。
- 对美出口8月环比下降11.8%、同比下降33.1%;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约25.7%,对东盟约22.5%、对欧盟约10.4%。
- 政策端启动消费贷款贴息以稳信心;监管部门提出治理新能源车与光伏等行业的非理性竞争,但银行个贷不良率走高凸显风险传导。
消费与物价
多项迹象显示消费降级延续,居民对价格更敏感,从外资咖啡品牌转向低价本土品牌成为缩影。CPI在近两年多整体低位徘徊,8月再度转负,反映需求偏弱与通缩压力仍在。
企业利润与竞争
PPI持续负增长意味着工业出厂价格走低,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汽车、外卖等行业价格战与“内卷”加剧,主管部门表态将依法治理非理性竞争,以防劣币驱逐良币。
出口结构与外部风险
外需整体放缓,8月出口增速回落且对美出口显著下滑,前期“关税预期驱动的抢出口”效应消退。与此同时,对非洲、东盟与欧盟出口增长抵消部分冲击,但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壁垒与配额不确定性仍高。
政策动向与金融信号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自9月起实施,意在刺激居民耐用品与小额投资需求,但银行个贷不良率上行提示杠杆空间有限。政策组合需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权衡,避免信用脆弱性放大。
市场与就业联动
价格走弱与利润收缩可能通过库存与资本开支渠道向就业与收入传导,压制消费意愿。青年失业率偏高的背景下,稳岗扩岗与培训转换的政策协同更显重要。
展望
短期内“通缩阴霾+外需放缓”的双重压力仍在,出口向新兴市场的结构性转向难以完全对冲对美需求回落。后续观察重点包括社零与服务消费修复力度、制造业利润与新订单、地产与地方财政链条,以及外部贸易限制的边际变化。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欢迎阅读新西兰全搜索中国新闻,我们为您带来最新的中国新闻,让您时刻紧跟中国的动态与发展。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