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难成热议:新加坡应届生在不确定经济中“长线投递、回音寥寥” | 东南亚新闻 | 新加坡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发布视频,以应届毕业生邓翰宇的八个月求职历程为切口,呈现企业保守招聘、岗位整合与经验门槛叠加下的新加坡毕业生求职压力与心态起伏。与之对照,CNA对105名应届与近届毕业生的小样本调查显示,26.7%尚未获得全职岗位,六成受访者称求职“较难或很难”,凸显体感与数据的同向压力。

事件经过

视频指出,受访者自去年12月起每周投递两三份履历,至毕业累计60至70份却仅获约5次回应,直观反映了用工端筛选趋严与岗位匹配难度上升。片中访谈提到“约六成仍未就业”的道听途说式感受,亦折射校园与职场之间的信息落差与焦虑扩散。视频并提及当局在8月宣布推出“Graduate Industry Traineeships(行业毕业生见习)”,并称若经济恶化将扩大规模,显示政策端对过渡性支持工具的关注。

数据与对照

CNA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05名受访毕业生中有28人尚未拿到全职岗位,占比26.7%,同时60%表示求职难度偏高,反馈集中在竞争激烈、流程冗长与岗位要求不明确。官方“联合自治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亦显示,2024届毕业生在毕业后六个月内的就业率为87.1%,较2023年的89.6%有所回落,全职比例由84.1%降至79.5%,指向入职速度与稳定岗位占比的同步收缩。

各方声音

受访雇主与招聘机构人士指出,用人流程出现多轮筛选、游戏化测评与AI面试,岗位发布后短时间内涌入大量投递,放大了“首轮面试可及性”的偶然性与竞争性。CNA引述人力专家称,AI工具正在重塑岗位功能,软技能与适应力的重要性上升,雇主更看重潜力与文化契合,建议毕业生通过短课、志愿领导与导师制补足经验。

评论与分析

影片中“岗位整合导致初级岗位减少”的观察,契合招聘端“以少当多”的精简趋势,客观上推高了应届生的入门门槛并拉长求职周期。需注意的是,“六成未就业”的说法出自受访学生对同届口耳相传的感知,并非官方统计,正式调查显示六个月内就业率仍在八成以上,但全职占比下滑与求职主观难度上升的信号一致。综合视频与CNA报道,可将困境归纳为三点:一是竞争面扩大与经验门槛前置,二是岗位收缩与职责并岗,三是AI带来的技能结构再分配,叠加造成“投递量高、回音低、周期长”的体感。

应对建议

对求职者:把握“早申请”窗口、拉高有效投递密度,强化作品集与可迁移技能,并主动运用AI工具提升简历与任务完成度,以缩小信息与技能的不对称。对高校与公共部门:继续通过见习、职业辅导与行业对接,提供更清晰的岗位要求与能力图谱,并在经济下行期以见习与临时性岗位缓冲“第一份工作”断层。对雇主:在岗位说明中明确技能与绩效预期,适度重视潜力与文化契合,减少“盲盒式”筛选的不确定成本,提高初阶岗位的匹配效率。

结语

总体看,体感“更难找”与统计“仍能进场”的差异,来自岗位质量、入职速度与流程复杂度的共同变化,应届生要在更长的周期里,以更高的信息效率与技能组合去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视频将个体叙事与宏观语境并置,而CNA的数据与专家建议为路径选择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参照。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支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和创作者!请打赏一杯咖啡给他们(注明栏目或文章题目),或支持我们每月的服务器费用,非常感谢!
订阅我们,Paypal每月赞助5纽币:
http://bit.ly/47fUCPS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