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挺:用中国美食征服西班牙

浙江青田人陈挺,自小随家人移居西班牙。1989年出生的他10岁就来到巴塞罗那,在当地大学学习后成为西班牙高级导游。近年来,他在巴塞罗那经营着一家中餐馆,并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美食视频分享中国菜。在疫情期间,陈挺决定用镜头记录厨房生活,2021年7月发布首个视频便收获上万点赞。同年11月,他拍摄的一段用葱油饼“馋哭”西班牙邻居乔迪(火腿店老板)的短视频迅速走红,点赞高达84.9万。截至2024年底,陈挺已推出450余条作品,粉丝超过416万,累计点赞超过50亿。

创作初衷与个人风格

陈挺的频道定位亲切幽默,他常用“家人们”“伙计们”这样的称呼向观众打招呼。视频开头标志性的台词是:“家人们,看看我今天能不能用这道中华美食,把老外全部馋哭!”。这一充满自信和逗趣的口号体现了他活泼的个人风格:不似正式纪录片的刻板剪辑,画面多为第一视角手持镜头,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与陈挺和他的西班牙朋友们一起试吃比试。他的风格常被网友调侃为“美食版的老友记”:既有地道家常菜的诱人画面,也有多国文化碰撞时的笑料与温情,使人看视频时会心一笑。

美食与文化交流

陈挺的视频将中国美食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街头菜市场和店铺里,他用葱油饼、回锅肉、话梅排骨、咸骨粥等中国菜款待西班牙朋友。记得有一期节目,他把刚炸好的葱油饼递给巴塞罗那一家火腿店的老板品尝,对方吃得眉开眼笑,夸赞连连,甚至现场配上一杯红酒!老板把葱油饼整盘端回家给妈妈分享,店里其他人也大呼过瘾。中国美食与浓郁红酒同框的画面,令人倍感亲切。通过这样的互动,西班牙友人不仅了解了中国的风味与食材,还收获了地道的中餐做法和新鲜体验,真正实现了“舌尖上的文化交流”。

代表内容与趣味片段

在陈挺的视频中,我们常看到他带着摄像机走街串巷:镜头从菜市场的一把香料、一块猪蹄,到餐桌上一锅热腾腾的家常汤、盆盆羊肉。一家人团坐在厨房里,他在调料缸前娴熟地炒菜,旁边的西班牙朋友用不太熟练的中文或手势帮忙;也有整集都在街边小店里,大家试吃着各种中国面点和小吃。正如片中所见,外国友人尝试每道菜时都会频频点头竖起大拇指。比如回锅肉的香气、话梅排骨的微酸、咸骨粥的柔滑滋味,都让他们连连称赞。陈挺常常在镜头前一边介绍菜品来源,一边挑动观众味蕾,每个视频都像一次生动的“云味觉之旅”,好吃又有趣。

有时陈挺还会展示烹饪技艺:在西班牙的菜市场边,他跟随镜头示范揉面、擀皮等操作。例如做汤圆、饺子或面条时,可以看到面团在他手里变形,再配上地道配料,烹制出具有家乡味道的中国菜。这样的场景不仅让西班牙观众见识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也让远在国内的华人观众产生共鸣:在异乡也能尝到熟悉的味道,感受到如同在家般的温暖。

影响力与粉丝反响

陈挺的亲民风格和正宗内容让他在全球华人中圈粉无数。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上,他拥有数百万粉丝,大家纷纷留言点赞。在Sohu报道中,不少网友看了陈挺的视频后直呼“爱了爱了”,为各自家乡的菜肴被如此热情地传播而自豪。有观众评论说,自己身在异乡,看着视频里认真生活的一家人心里暖暖的,仿佛共同吃了一顿聚餐。这样的反馈表明,他的作品已经成为海外华人与亲朋好友联系情感的一条纽带。陈挺也经常收到粉丝打赏和邀请,有时还有旅行社联系他作为推广者。

在西班牙当地,陈挺的影响力也在提升:西班牙媒体和侨界偶尔会报道他的故事,把他称为“用美食向西班牙人推广中国文化的使者”。无论是在大都市的菜市场,还是在街角的中餐馆,都能听到熟悉的中文招呼声,看到外国朋友研究着他的美食视频。正如一位华人网友所说:“看陈挺的节目,我仿佛闻到了家乡的饭菜香,看到了一家人团聚的场景。”这份真实与温情,使陈挺成为海外生活的一抹“暖色调”,将中西文化通过美食紧紧相连。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欢迎阅读新西兰全搜索中国新闻,我们为您带来最新的中国新闻,让您时刻紧跟中国的动态与发展。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