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赃物外销”登全球之首?伦敦成欧洲偷手机之都,警方破案率低引发质疑

《经济学人》近期调查显示,英国正成为全球“赃物流出”最活跃的源头之一:从豪车、手机到农机设备,大量失窃高价耐用品被迅速拆解、装箱,经海运转运至海外黑市,形成完整的跨国黑色供应链;伦敦更被多家媒体冠为“欧洲偷手机之都”,街头快抢、电单车飞抢与团伙化分工愈发专业化,令治安与边检体系承压。

专题数据与警方线索指向三大链条同时繁荣:其一,汽车被盗后在24小时内“打包出海”,高端SUV与热门零部件成主要目标,部分货流通向西非、中东与东欧;其二,手机失窃以“骑手快抢+即时拆解”为典型模式,机器被拆为屏幕、主板、摄像模组等零件,再进入全球二手与翻新渠道;其三,农用设备与工程工具因编号管理薄弱与高残值,成为新增长点。分析人士称,低破案率、港口查验能力不足与加密通讯助力的跨境协同,是推动“产业化盗抢”的关键推手。

伦敦的手机犯罪尤为突出。报道援引警方与媒体统计称,近年手机盗抢呈“高频、快撤、低成本”的显著特征,地铁中转站、游客密集区与热门夜生活街区成为高风险点;查缉中屡见“整箱整托”的待运设备,显示这已非零散偷窃,而是面向海外的规模化出口模式。执法机构正尝试追踪IMEI轨迹,联合海关与海外执法共享情报,但黑市对“拆零件、去溯源”的熟练工序,使终端追缴难度攀升。

车辆失窃的“金融外溢风险”同样引人关注。保险与车贷机构指出,车损赔付陡升与回收失败增加,推高全行业风险溢价,部分车型的保费与融资成本出现阶段性上行;海运环节的“快速出关、目的地分拆”让追索周期拉长、成功率下降,进一步削弱了犯罪的威慑力与成本约束。业内呼吁,从车端“远程熄火”、零部件数字溯源,到港口高风险箱件智能筛查与国际刑警常态协调,应形成“技侦+通关+司法”闭环。

对于新西兰与在纽华人读者而言,三点值得关注:第一,此类跨境赃物流通对二手市场有潜在冲击,购买二手手机与零部件需核验IMEI与来源记录,谨防“高价低卖”的可疑货源;第二,热门车型请启用全套防盗与远程追踪,配合带有零件标识的维保记录,降低转运黑市的“再利用价值”;第三,旅行伦敦与英国时,警惕夜间与拥挤地段的手机快抢高发手法,避免在路边长时间持机导航或拍摄。

当前,英国舆论聚焦“系统性治理”:提高港口查验与可疑箱件拦截率、扩大与目的地国家的证据链对接、对收赃与拆解环节加重刑责、推动IMEI黑名单全球互通,并与平台电商合作清理“灰翻新”流量入口。观察人士认为,短期虽难“一刀切”降解供需,但通过打击中游拆解与出海关卡,抬高犯罪成本,有望扭转“低风险高收益”的失衡格局。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支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和创作者!请打赏一杯咖啡给他们(注明栏目或文章题目),或支持我们每月的服务器费用,非常感谢!
订阅我们,Paypal每月赞助5纽币:
http://bit.ly/47fUCPS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发表评论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