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因封禁多家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的青年抗议迅速升级为全国性骚乱。当地时间周二(9日),总理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K.P. Sharma Oli)宣布请辞,下台为通过宪法程序化解危机“让路”。此前一天,警方在加德满都等地与示威者冲突,造成至少19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政府已于周二撤销社媒禁令,但街头怒火未息。
关键事实
- 总理请辞:奥利于9月9日宣布辞职,抗议者仍在国会大厦前与市中心集结。
- 死伤惨重:警方在9月8日的清场中使用催泪瓦斯、橡胶子弹,导致至少19人死亡、逾百人受伤。
- 社媒禁令撤回:政府已解除对Facebook、X、YouTube等平台的封禁,但未能平息民怨。
- 内阁震荡:内政部长拉梅什·莱卡克(Ramesh Lekhak)、农业部长拉姆纳特·阿迪卡里(Ramnath Adhikari)、供水部长普拉迪普·亚达夫(Pradeep Yadav)相继辞职,称反对政府的强硬清场。
- 局势恶化:有示威者冲入或焚烧政要宅邸与政党办公室,国会大楼被点燃、加德满都机场一度关闭。
事件起因:社交平台“封禁令”
上周,尼泊尔政府以打击假新闻、仇恨言论和网络诈骗为由,封锁26个主流社交平台,要求平台在尼注册并满足监管要求。禁令触发以Z世代为主的青年群体大规模上街,质疑政府借监管之名遏制异议、掩盖腐败。在国内外舆论与持续抗议压力下,政府周二宣布撤销禁令。
抗议升级:从“上网自由”到“反腐问责”
虽然导火索是社媒封禁,但抗议诉求迅速扩大到反腐、反裙带、反特权。青年在网络与街头以“Gen Z 抗议”为旗帜,要求对安全部队开枪与滥权执法追责,并推动制度性改革。警方周一在国会与市中心清场时的致命武力,被视为激化对立的关键。
政治后果:政府“止血”难言止乱
内阁多名部长请辞后,奥利宣布下台,但示威并未退潮。加德满都继续实施宵禁与安保升级,边境警备也趋紧张。分析指出,系统性腐败与治理失灵才是本轮动荡的深层原因,单靠撤令与换人难以迅速“退烧”。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支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和创作者!请打赏一杯咖啡给他们(注明栏目或文章题目),或支持我们每月的服务器费用,非常感谢!
订阅我们,Paypal每月赞助5纽币:
http://bit.ly/47fUCPS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