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家里的维生素补充剂!澳大利亚拟下架高剂量维生素B6补充剂,TGA发布临时报告应对中毒病例激增

维生素补充剂本应是健康的“助攻”,但在澳大利亚,它却引发了严重健康危机。澳大利亚药品监管机构——治疗用品管理局(TGA)近日发布临时报告,建议对高剂量维生素B6产品进行严格限制,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神经毒性病例与该补充剂有关。

目前,含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的产品在澳洲市场随处可见,涵盖能量饮料、减肥奶昔、综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据报道,自2023年以来,TGA共收到超过170起神经病变病例报告,包括周围神经病、感觉神经病及慢性多发性神经病,实际数量可能远高于此。


超标隐患:B6毒性损伤或成慢性问题

澳大利亚医学协会的Michael Bonning医生警告说:“数以万计的澳大利亚人可能正在摄入超出安全剂量的维生素B6,而绝大多数人对它的风险一无所知。”

他指出,长期大剂量摄入B6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灼烧感、肌肉无力甚至走路不稳,而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慢性病或老化引起。

尽管人体能将多余的B6通过尿液排出,但一旦长期摄入50mg以上,即使没有超出法律允许的销售上限,也存在中毒风险。特别是在多个保健品叠加使用的情况下,消费者根本难以判断自身总摄入量。


TGA:高剂量B6拟列为“仅药师可售”

TGA在临时报告中建议,从2027年2月1日起,将所有含50mg以上维生素B6的产品列入S3药品清单,即“仅限药师销售”类药品。约有100种产品将受到影响,购买前须接受药师咨询。

若含量超过200mg,则将被进一步升级为S4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

TGA表示:“当前市场上约80%的维生素B6产品,其每日剂量超过2mg(超过推荐摄入量),而多数消费者并无B6缺乏症,补充剂作用有限,反而徒增健康风险。”


市场监管:标签混乱,消费者难识成分

TGA还指出,现有产品包装对维生素B6成分的标注混乱且不一致,有些产品正面标签上甚至完全不提B6字样。这使消费者极易误服多种含B6产品,导致摄入超标。

为此,报告建议:

  • 统一将“维生素B6”作为明确标识
  • 添加警示语,如:“过量服用维生素B6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如出现刺痛、麻木等症状,请立即停用并就医。

患者维权潮起:Blackmores遭集体诉讼调查

随着病例增多,维权行动也在展开。澳大利亚知名伤害律师Nick Mann领导的Polaris律师事务所,已启动针对Blackmores黑摩尔的集体诉讼调查。该公司是澳洲最大的保健品品牌之一,旗下多款产品含有高剂量B6。

Mann表示,目前已收到300多位患者咨询加入诉讼,其中包括医生和医疗工作者。一些患者在停用补充剂数月甚至一年后,仍深受神经痛、认知障碍等慢性后遗症困扰。

代表原告之一的Dominic Noonan-O’Keeffe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他曾因育儿压力开始服用多种维生素,但数月后出现严重偏头痛、神经痛与视觉障碍。最终在亲属提醒下检查出B6中毒。他仍在康复期,身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专家呼吁:补充剂“天然不等于安全”

悉尼大学的补充医学专家Joanna Harnett副教授指出,很多人认为保健品是“天然”的,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安全”,这是一种危险的误区。

她强调:“任何物质——即便是来自自然——一旦超过一定剂量,就可能变成毒药。维生素B6就是典型例子。”


CMA回应:不反对监管,但不应“妖魔化”

澳大利亚补充药品协会(CMA)则持审慎态度。其CEOJohn O’Doherty回应称,虽然他支持更清晰的标签制度,但强调B6不良反应“极为罕见”,约为“每50万人中不到一例”。

不过,TGA在报告中提醒,当前自愿报告系统存在严重漏报问题,不能以此为依据判断真实风险。


写在最后:谁来为“伪健康”买单?

此次维生素B6风波提醒我们,“保健”不应成为“隐患”。面对成千上万种包装精美、承诺美好未来的维生素产品,消费者需要的不只是信任,还有透明的成分信息、严谨的监管机制和专业的医学指导。

就像医生Bonning所说:“我们真正需要的维生素,大多数都能通过正常饮食获取。如果没有临床缺乏,补充剂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