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在新加坡:一位肉贩的真实人生 |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

清晨4点,大多数新加坡人仍沉睡于梦乡,而澳大利亚人亚当·斯皮林(Adam Speering)已在为新一天的生意忙碌。他在大巴窑Vista湿巴刹的二楼经营着“Outback Butchery”肉店,亲手准备香肠、牛排、肉丸,迎接清晨的第一波顾客。

这个看似普通的故事因《CNA Insider》的纪录片《Singapore Hour》而走红,引发大批网友点赞与感动。亚当不是高级公寓里的外籍白领,而是一个真正融入本地生活的“阿摩”摊主。他不靠背景,不炫身份,靠的是勤奋、诚实与对家庭的爱。


干的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在新加坡,湿巴刹工作并不轻松。凌晨起床、体力活、长期站立,遇到刁钻顾客还得保持耐心,许多本地人都不愿涉足这一行。网友@77DeathGod评论说:“连新加坡人自己都不爱干这个,给他点个赞。”

但亚当不仅干了,还干得有声有色。网友们纷纷留言称他的肉质优良,价格亲民。@bagelsandcreamcheese99惊呼:“香肠才2新币一条,汉堡排3新币?这也太划算了!”有人更表示他比本地大型超市更诚实,“新加坡人和NTUC都赚翻了,这个外国人却良心定价。”(@karmadekye1262)


新式“新澳混合口音”爆红网络

视频中最令人惊喜的是亚当的口音。虽然仍保留澳洲口音,但不少观众发现他讲英文时已带着“星式语调”。@sickman112说:“他还是澳洲腔,但语调和词汇好新加坡。”还有网友开玩笑说:“他对不同顾客切换不同语言模式,销售高手。”

从“market”到“patties”,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本地常用表达。不少本地网友感慨:“这才是我们真正欢迎的‘外国人’。”


不只是肉贩,更是丈夫与父亲

视频中,亚当不仅卖肉,还兼顾父职。他中午结束营业后,马上接儿子放学、提书包、做饭、约会。网友们纷纷点赞:“凌晨3点开工,11点收摊,然后继续当全职奶爸。”(@kennyzeng21)

不少网友称赞他们夫妇“真实又有爱”,妻子也不刻意模仿澳洲腔调,保持自己的风格。“很多人移民后要么漂浮不定,要么为了身份改变自己,但亚当和妻子只是做回自己。”(@triaz5124)


“融入”并非口号,而是真实生活

在关于移民、融合、外籍优待的社会讨论中,亚当用行动给出答案。他不住豪宅、不炒房地产,而是凌晨卖肉、学新加坡式说话、参加本地生活。

评论区中不乏感慨:

“他不是外籍人士,他是新加坡人。”——@sup3rmahn583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不是某些只会开讲座的。”——@Benedict.Lee88
“太多数字游民和护照兄弟(passport bros)了,他这样实干的,才值得尊敬。”——@rephil6086


家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亚当的一句话令人动容:“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家是心之所在)”。他并没有忘记澳洲的根,但更珍惜现在这片土地给予他的机会与归属感。

网友@gerald4652评论道:

“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不取决于他的肤色或国籍,而是他是否努力工作、关爱家庭。亚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结语:一根香肠,一种人生

亚当·斯皮林或许只是Toa Payoh巴刹中无数摊贩之一,但他的故事,让人们重新认识什么是“家”、什么是“身份”,以及什么是真实的“融入”。

如果你路过大巴窑,不妨去 #02-14 摊位看看这位“Outback Butcher”,也许你不仅能买到一根好香肠,更能遇见一份生活的启发。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