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技专业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到工作?| Why Are Tech Graduates Struggling to Find Jobs?

曾几何时,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被视为就业市场的“黄金赛道”,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方向。然而,2025年的现实却与过去的光环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仅有27%的美国STEM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六个月内成功进入本专业领域工作。与此同时,失业与“就业不足”(指就业岗位与专业严重不匹配)率大幅上升,科技毕业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一、三大因素重塑科技就业生态

这场变化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结构性因素叠加所致:

1. 联邦预算削减与政策不确定性

近期美国政府对多个科技领域的拨款进行压缩,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清洁能源、教育与基础设施相关领域。与此同时,贸易关税政策波动加剧,使企业在投资与招聘方面趋于保守。

2. AI冲击下的“岗位萎缩”现象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取代大量中低端技术岗位,例如初级程序开发、数据录入与测试岗位,而对AI研发、算法调优等高阶技能的需求尚未大规模普及。技术迭代快于教育体系调整速度,导致许多毕业生技能“错位”。

3. 大公司“冻结招聘”与实习机会骤减

Google、Amazon、Meta 等科技巨头不仅裁员,还大幅缩减了校园招聘和实习项目,直接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起点机会”。过去作为职业跳板的实习岗位,如今一席难求。

二、薪资下降、理想破碎,毕业生信心受挫

曾经年薪轻松突破六位数的计算机专业,如今也面临“缩水”:平均起薪自2022年以来下滑了近12%
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已“放弃追求理想工作”,改为优先考虑“能活下来”的岗位

他们普遍认为,科技行业不再如过去那样提供稳定与成长空间。许多人开始转向教育、营销、甚至服务行业寻找出路,或考虑继续深造、转行乃至“Gap year”。

三、出路何在?未来如何应对

尽管现状严峻,但也催生了新的转型路径:

  • 教育体系必须迅速更新内容,引入AI应用、Prompt工程、低代码工具等实用技能;
  • 学生需提前规划技能组合,重视软技能、项目经验与跨学科融合;
  • 政府和企业应共建桥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实践与再培训通道,防止“技术代沟”进一步扩大。

结语:
2025年的科技毕业生,正处于一次剧烈转型的风口浪尖。虽然前路艰难,但通过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更主动的适应能力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年轻的技术人才仍有机会迎来下一个拐点

是否选择坚持,如何重塑目标,或许正是这一代人必须面对的“真实AI时代第一课”。

The job market for 2025 tech graduates in the U.S. is facing a sharp downturn. Only 27% of new STEM grads secure work in their field within six months, while unemployment and underemployment rates have risen significantly. Federal budget cuts, tariff uncertainty, and AI adoption are reshaping the labor landscape, limiting entry-level opportunities.

Salaries for computer science graduates are falling, internships are shrinking, and major firms are freezing hiring. AI is replacing jobs while demanding new skills many graduates lack.

As a result, over half of students finishing college in 2025 have abandoned their dream job aspirations, feeling pess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支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和创作者!请打赏一杯咖啡给他们(注明栏目或文章题目),或支持我们每月的服务器费用,非常感谢!
订阅我们,Paypal每月赞助5纽币:
http://bit.ly/47fUCPS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