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洲经验的影响扩大,澳大利亚对双语教育的兴趣持续升温。ABC 新闻实地探访一所“双语学校”,记录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和操场中在两种语言之间“无缝切换”的日常:数学、科学等学科并非只在英语中教授,课堂讲解、讨论与作业会在两种语言间灵活转换。
这类学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课补充”,而是用多种语言教授常规学科。在报道中,6岁的学生 Nyssa 虽未到过中国,却能在校园里熟练用中文与同伴交流,体现出沉浸式环境对实际运用能力的带动;而且就读人群并不限于移民家庭,越来越多非移民家庭也主动选择双语教育。
教育学者指出,课堂上的“跨语实践”(translanguaging)并非随意混用,而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去理解新知识:例如用一种语言阅读和输入、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讨论或输出,从而加深理解与迁移。该方法最早在威尔士的双语课堂得到系统化应用,后被国际研究与实践广泛采纳。
为何越来越多澳洲家庭“转粉”?一方面,研究与实践显示,多语学习与认知灵活性、任务切换能力提升相关,长期还与大脑抗衰老、延缓某些认知衰退表现相关;另一方面,家长也看重文化连接与未来就业竞争力。
不过,澳大利亚各地的语言供给仍受“实用性与声望”双重因素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哪种语言更值得学”的社会偏好依旧存在,引发社区对语言多样性与公平供给的讨论。
总的来看,双语学校的课堂正在把“会说一门外语”升级为“用两种语言学会一门学科”。随着更多学校试点沉浸式或双向沉浸(Dual Immersion)模式,学生在学科知识与跨文化理解两方面的收益,正成为澳大利亚推进双语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新西兰全搜索©️版权所有
敬请关注新西兰全搜索New Zealand Review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众号。从这里读懂新西兰!️

澳洲全搜索编辑
了解 新西兰全搜索🔍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